说起端午节“申遗”,日前由湖北省代表中国,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,据说极有把握获得通过。请注意“湖北省代表”一词,即端午节并非湖北一省之节,而是中国之节。假如有某地为了开发旅游业,或争取国家的投资,就独自去“申遗”端午节,必定会遭国人非议。
由端午节的“申遗”,笔者想到了“广式月饼”的“申遗”。“广式月饼”即是“广州式月饼”,而非“广东式月饼”,因为广东还出产有潮式月饼等月饼,品种多样。
“广(广州)式月饼”起源于1889年,当时城西有家糕酥馆,用莲子熬成莲蓉作酥饼的馅料,清香可口,大受顾客欢迎。光绪年间,这家糕酥馆改名为“连香楼”,那种莲蓉馅的饼点已定型为现时的月饼。
宣统二年,翰林学士陈太吉品尝该店月饼后大加赞赏,但觉“连香”二字不雅,建议改成“莲香”,并手书了“莲香楼”招牌,沿用至今。广州市由“莲香楼”始,各食肆、饼家纷纷仿效生产月饼,又形成“陶陶居”、“广州酒家”、“趣香”、“大三元”等月饼名牌,“广式月饼”逐渐闻名海内外。
谁知道前不久,省内某企业钻了“广”字的空子,说“广式月饼”即“广东月饼”,抢先向国家申报他们的“广式月饼”非物质文化遗产,要求得到保护,居然还被通过了。可叹,“广(广州)式月饼”,广州却与之无缘,商业利益猛于虎也! |